“嗯,知道了,让兄弟们继续保持一级战备,风暴没完,这帮鬣狗的胆子也不会死绝,这顿‘光声套餐’,算送他们个的纪念品。”
“要不是基地靠近公海,非让那些家伙吃不了兜着走。”
一旁吴峻的副手气愤的怒斥了一声,尽管已经让那些家伙无功而返了,但他看上去还并不满意,在他看来要是能追上去把这些人抓住才算圆满。
只不过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如此恶劣的天气,除非他们直接开火,否则冲上去拦截肯定无效,对方调个头用不了几分钟就可以进公海了。
这也是对方多次挑衅,有恃无恐的原因。
“要不是靠近公海,他们哪里来的这个胆子。”
吴峻冷哼一声不屑的说道。
不过他们也只是吐槽一下罢了,对于洛总的决断,他们是不敢有丝毫的质疑的。
尽管这项工程在他们看来,如果放在纵深的内陆地区,安全性肯定会上不止一个台阶,但洛总决定放在这里,肯定有他的道理。
事实也确实如此,洛珞难道不知道放在内地安全系数高吗,但成就了这个“安全”,另一个“安全”又该怎么顾及呢。
即便他有着十足的信心,但也不可能拿那万一可能的核辐射去赌。
至于大西北也许可以,但成功之后呢,架设电缆又是多大的开销,到时候里外里一算账,盘古堆似乎都可以直接放弃了。
所以综合考量下来,舟山这边是最佳的选择,至于防卫上……只能辛苦这些同志们了。
很快通讯结束,舰队返航。
指挥中心重新安静下来,只有雨声、风声和岛内施工的声音交织着。
外面的风暴仍在肆虐,但岛屿本身,以及它所守护的那个关乎未来的秘密工程,在警惕的铁壁铜墙面前,风雨不动安如山。
这一次的窥视,与其他数次一样,最终只能在风雨交加中,带着一无所获的愤恨和不甘,铩羽而归。
不过,他们窥伺的心,又哪里会因为这几次失利而停止跳动呢。
……
华盛顿的简报会上,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的分析师指着屏幕上的最新高精度卫星图片,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躁:
“看!真空容器吊装已经开始!位置就在这里!结合我们截获的物流信息,那些超规格超导线圈和杜瓦基环组件,绝对是热核聚变核心部件!他们推进的速度太快了!”
“这绝不可能是‘民用科研’或‘特殊船舶维修厂’!他们真的在搞……而且是磁箍缩加惯性约束的新路线!”
莫斯科的对外情报局远东分部同样灯火通明。
一份综合了破译的零星通讯片段、伪装成国际航运公司雇员报告的水文异常、以及特殊渠道对某位参与过外围土建工程的工程师非常规接触的分析报告,被标为“紧急”。
结论直指黄泽岛工程的技术方向和保密度远超想象。
“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摸清他们的点火进度和技术细节!那将是颠覆性的!”
会议室里回荡着类似的声音。
同一时间,在遥远的欧洲,一场看似学术研讨的视频会议正在举行。
某位与华国有密切合作历史的聚变领域“知名学者”,在镜头前侃侃而谈,话语的核心却巧妙地围绕着“大型激光聚变装置的远程监测技术瓶颈”以及“磁约束装置在极端压力下的材料声学特征”,目光深处带着不易察觉的探询。
信息通过多条隐蔽渠道,试图传递到那个被层层保护、通信严格受限的小岛上某个他们认为可能“对国际交流持开放态度”的技术人员手中。
心理施压与价值诱惑,双管齐下。
而在基地内部,指控中心巨大的屏幕上,盘古堆的数字孪生体正在运行新一工况的模拟。
洛珞聚精会神地盯着冷屏组件应力分布图上几处用高亮标出的、常人难以察觉的微妙波动。
副总工王世峰快步走来,将一份加密简报放到他手边:
“洛总,刚收到吴峻那边的加密通报,‘灰雀’驱离了,另外……安保中心拦截到数条外部主动联系信号,内容都隐晦指向具体技术难点询问,目标可能是李工和王工,已经按预案进行反制引导。”
洛珞的目光甚至没有从屏幕上移开分毫,只是微微点了一下头,声音平静如常:
“知道了,加强核心组人员状态评估和心理疏导,确保信息隔离墙牢固,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