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完成,系统初步完善!
禺谷基地主控大厅。
巨型屏幕上是盘古堆结构的实时数字化全息模型,数据流依旧流淌,但核心参数区域一片平静的绿色。
大厅内灯火通明,却几乎无人交谈,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前方。
洛珞走到指挥台前,环视大厅,目光扫过王世峰,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小组负责人、系统负责人、骨干工程师……最后落回巨大的屏幕上,定格在那个凝聚了无数智慧、汗水与期望的庞然大物上。
正是盘古堆的数字模型。
从选址黄泽岛开始到现在,历时一年零三个月,如果从前期的筹备和试验开始算起,他们准备了近三年,这个试验堆终于建成了。
这颗被无数汗水、智慧乃至牺牲托举而起的“人造太阳”终于要冉冉升起。
三年的工期是他给自己的约定,但……包括他自己在内,恐怕也没有真的能在三年时间点燃他的必胜决心,没想到居然真的建成了。
不可思议吗?或许。
但洛珞深知,这份“顺利”绝非天赐,它来自每一个角落无声的付出,这其中的每个小组,甚至到每个人的努力,他比谁都清楚。
总装车间里焊工师傅专注的眼神,那些对焊缝要求苛刻到微米的接头,是他们屏住呼吸在氩气保护下一点点完成的。
主控系统里每一行稳定的代码,是工程部赵工和团队无数个日夜的调试优化,他甚至能想象赵工接到自己“验算基桩0。3毫米偏移”指令时的惊讶与认真执行的模样。
还有海军陆战队在凛冽海风中的警戒巡逻,吴峻构建的那层层迭迭、密不透风的安全保密网……少了其中任何一环,这艘巨轮都不可能如此高效地驶向目标。
当然,还有那些牺牲与转折。
万明远院士愤懑质问EAST为何被无限期暂停的神情,依旧清晰。
那不仅是一项研究的停滞,更是整个磁约束路线无数人二十年心血的折戟。
这位可敬的对手最终在他家书房里的喟叹,那种复杂的滋味,洛珞感同身受。
这是时代浪潮下的选择,也是不同技术路线残酷竞争的结果。
他庆幸万老理解了,但那份“输掉”的黯然,是对“盘古”成功的必要衬托。
退出ITER的风暴,如同一道惊雷,最终却化作了无形的推力。
扯皮和掣肘消失了,只剩下背水一战的力量。
主控台发出的细微嗡鸣将洛珞拉回现实。
屏幕上,盘古堆的各项关键参数稳如磐石:杜瓦真空度完美、超导磁体在液氦浸浴下死寂般寒冷、激光阵列联合测试精准无误……这不可思议的顺利,是千百次精确计算、无数次排查隐患、千万人协同攻坚共同写就的。
指尖划过冰冷的控制台,洛珞的嘴角浮起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弧度。
成功了吗?还差最关键的那一步。
“各分系统报告准备状态。”
只见洛珞沉声说道。
“真空系统准备就绪!”“磁体系统准备就绪!”“激光系统准备就绪!”“控制系统准备就绪!”“辅助系统准备就绪!”“安全系统准备就绪!”……
一连串坚定而清晰的报告声依次响起。
洛珞微微颔首,指尖在触控屏幕上划过。
“现在启动,第一次试点火模拟推演程序。”
大厅内响起程序激活的轻微嗡鸣。
接着,他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带着一种无可置疑的决然:
“目标点火时间窗口:2010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