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槽!洛神!他怎么跑到榜首去了,时光科技疯了?快撤热搜啊!”
果然,卧龙凤雏总是结伴而行。
要说这人关注洛珞吧,连人家因为啥上热搜和聚变工程这么大的事都不知道,要说不关心吧,他还在这喊着让时光抓紧撤热搜,一副十分担忧自家偶像前途的样子。
不过……无论他是真心假意,还是在这反串玩梗,总之这份担心肯定是多余的:
“放心吧,就算官方下场也只会巴不得热度再高一点,另外友情提示一下,以后称呼要尊重一些,要叫洛-总-设-计-师!”
第一条疑惑问出还没等一分钟,回复就接踵而至,而且毫无疑问全是回怼他的。
显然,随着新闻联播的结束,又一大批网友涌了进来。
尽管新闻联播这个信息传播渠道看上去跟年轻人有些格格不入,但不得不说,它依旧是目前重大信息广而告之的最佳途径。
当时间来到八点半,距离新闻结束不过半小时,几个跟“聚变工程”、“盘古堆”、“洛总设计师”相关的词条,讨论度已经上了千万。
而随着大量看到洛珞相关新闻的网友涌入,这一词条也飞快登顶。
尽管可控核聚变确实十分重要,但技术性问题确实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的,博客和微博相对来说还是娱乐圈的主场,不像贴吧上都是清一色聊着技术难题和能源未来。
这里对洛珞的关注度显然更高。
当然了,可控核聚变越难,他们的技术越领先,也就意味着洛珞越牛批。
所以不仅是洛珞的粉丝团体,大量的路人粉,甚至原本对洛珞无感的普通网友,此刻也十分愿意聊一聊,这个看上去凭一己之力解决了聚变难题的人。
“我就好奇一件事,他难道不是个演员吗?”
“只是个演员?你以为他为什么被叫洛教授?”
“嗯?不是因为《星你》里他演的洛教授吗?”
“无语,你的消息也太滞后了吧,就算你不知道他解决世界级数学难题N-S方程的事,那菲尔兹奖和水木终身荣誉教授的新闻你也没看啊,洛神可是名副其实的洛教授,要论起含金量,比《星你》里的角色高出不知道多少。”
回复的这个网友是真有些无语了,对洛珞的认知还停留在演员上,这是哪年的老古董突然跑来上网了?
不过他更多的也是感叹,毕竟别的演员演戏都要各种揣摩角色,他这倒好,直接本色出演,甚至还得收敛一些。
“服了,人家都是在戏里演各种角色,洛神倒好,在戏里演他自己,而且居然还限制发挥了。”
“可不,这么一看洛神还真是收敛,他演的那些角色,无论是《星你》里的洛教授、《流浪地球》里的刘启,还是《深空防线》里的工程师,真的都比他现实中弱爆了”
有人对洛珞出演的那些角色反而比现实中的他更弱,打抱不平。
“我已经想象到了当时拍摄《深空防线》时,导演找到洛神的场景了,导演拿着本子请洛神客串:‘您看看这个剧本,客串个角色就行,是个负责聚变堆的天才工程师,对主角团起了关键性的帮助。’”
“然后洛神拿过本子看了看,一脸不屑的摇了摇头:‘这也不天才啊’。”
还有更确切的:
“洛神:导演,我这个角色怎么演?”
“导演:您收着点就行。”
网友们绘声绘色的开始畅享了起来。
此话一出,附和者众多: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比洛神更适合演聚变堆工程师的人吗?太权威了吧。”
“诶!我突然想起来之前似乎看过一个帖子,质疑洛神《流浪地球》科研部分的合理性来着。”
与此同时,一个沉寂了半年的帖子突然被人扒了出来,内容是一个黑粉当初对《流浪地球》的合理性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