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笔趣

阁笔趣>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 第403章 成就一个时代的人(第4页)

第403章 成就一个时代的人(第4页)

他的自我包装越来越厚,格调也被他越吹越大,而且他偏偏还有些小聪明在,很多自我包装的资料都是他在网上调查过的,因为说出来还真有些唬人,大把的网友都相信了。

久而久之,甚至连他自己都有些相信了。

他不断的评价各种事物,早就不再局限于影视剧行业,评价的内容也越来越高端,不过依旧是以批判为主,因为他的粉丝就喜欢看他这种“有理有据”的批判。

一直到他看到了《流浪地球》。

这部电影太火了,火的让他有些嫉恨,为什么别人在现实里可以这么成功,而他只能看着互联网里的伪装,他讨厌这样的人。

秉持着这样的想法,他看完了《流浪地球》……当然是盗版的,随后便写下了这篇影评。

起初一切如他所料,《流浪地球》确实太火了,也给他的影评带来了很大的热度。

但跟以往不同的是,以往一贯支持他的粉丝却突然倒戈相向,对他的影评大肆批判起来,更有大量的剧粉和洛珞的粉丝冲到他的评论区怼他。

好在他发帖的时候风评已经转变,他也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再火一点,不少同样对电影嗤之以鼻的网友过来支持他,这才让他勉强顶住了网友的攻击。

但现在,随着盘古堆点火成功的新闻爆出,一切都变了。

这条半年前批判《流浪地球》的旧帖被网友掘地三尺刨了出来。

彼时他以影评人自居,洋洋洒洒写了五千字“硬核分析”,指责影片中行星发动机架构违反物理法则,末了还高高在上地点评:

“导演洛珞的野心终究被学识短板拖累。”

此刻这行字正被无数网友截图转发,最新回复像毒蛇般缠绕着原文:建议重读您的第3段“洛导缺乏科学素养”的论述,配合今天的可控核聚变新闻服用效果更佳。

下方附着央视新闻截图——洛珞站在盘古堆控制台前的侧影,标题赫然是“26岁总设计师带领团队实现人类首次持续聚变点火”。

“叮”的提示音刺破网吧嘈杂,又一条带图评论跳出。

照片里洛珞戴着安全帽蹲在基坑旁,指尖划过地质图纸的侧脸被施工照明灯镀上金边。

配文是热评第二:他查地基岩层的时候您在哪家剧组当顾问来着?

回复区里盖起高楼:在键盘前研究流体力学

严谨点,人家是研究网络热力学定律的权威。

王明浩猛灌半瓶矿泉水想压住心悸,手指却失控地刷新出更多尖刻调侃。

有人把他帖子里的“伪科学噱头”字眼单独截出,配上洛珞捧着菲尔兹奖章的新闻照:

建议申报诺贝尔文学奖,毕竟能提前三年预言聚变专家没学识。

最致命的是张表格热转——左列是他三年前嘲讽电影“缺乏工程可行性”的原文摘录,右列对应盘古堆工程纪实:他说“地下城承重结构儿戏”,网友贴上洛珞指挥基坑支护的章节片段。

他断言“电梯材料违背材料学”,热评就链接触发盘古堆冷屏结构塑性屈曲事故时,洛珞用“波状褶皱”方案化险为夷的新闻稿。

当页面刷出某大V的总结性转发时,王明浩终于瘫软在椅背上。

这一切都出乎他的预料。

他原本准备了一肚子跟网友对线的话术,但现在一条都用不上了。

这种感觉就像,作为一个律师,他精心准备了一大堆的材料准备跟对方辩论,他费尽心力查到的一些律法词条……

结果迎来的是对方的一句:

“这条律法就是我修订的,不是你理解的那个意思。”

卧槽!这算啥?

他只是想火而已,怎么可能预料到一个拍科幻片的导演,怎么会一转眼成了聚变堆总设计师这种大佬,但凡正常人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思考吧。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