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络上的盛况,洛珞并没有太过关注,连他在大众心里形象一下拔高了不知道多少个台阶他也不清楚。
他正在忙碌一件当前最重要的事。
当然了,远在大洋彼岸国会上发生的事他就更不清楚了。
浑然不知他故布疑阵的某些操作,居然起了这么大的作用。
至于那些人的自以为他们距离商业化聚变堆相距甚远,甚至打算四年追平,三年超越的任务……洛珞如果知道的话也只能笑而不语了。
因为此刻他正忙着的最重要的事,就是聚变堆商业化!
京城西山的会议室,投影屏上盘古堆三维模型正徐徐旋转。
科工委张云超、之前跟洛珞有过一面之缘的能源局梁敬仁、华核集团总工吴志鹏、财政部副部长王怀明、工信部装备司司长张维、以及战略支援部的代表全部安坐台下,屏息凝视着前方。
目光紧紧锁定着那个模型,也锁定着站在屏幕旁那个年轻得令人心悸的身影——洛珞。
这位刚刚点燃“恒星”的总设计师,此刻脸上满是属于工程前沿的冷峻与专注。
“盘古示范堆的成功点火,验证了理论可行性与工程实现的初步可靠性,但这仅仅是起点,它是一座壮丽的灯塔,照亮了方向,而我们今天聚集在此,是为了建造能够航行的巨轮——聚变能源的商业化。”
此话一出,全场寂静。
“聚变能源商业化?!那不就是要建正式的聚变堆?!”
华核的总工吴志鹏率先惊呼道。
原来不仅国际上被洛珞的烟雾弹击中,自家人也是如此。
因为数据的高度保密,别说在座的这些人了,整个项目上除了负责相关部分的工程师,只有洛珞和领导两人知道,其他人……哪怕张云超也对此完全不知。
这就是整个项目洛珞只对领导一个人负责的好处,在夸父工程上,洛珞拥有的是最高权限,从项目本身出发,连张云超都要低他半级,只是负责协助工作,更遑论其他人了。
因此,在众人的眼里,其实跟国际上的观点相差不大,试验堆刚刚点火成功,距离完全商业化,他们起码还有十年左右的路要走。
只不过因为他们有洛珞在,所以这个时间线可能会被极度缩短,甚至三五年也不是不可能。
而这已经是他们考虑到洛珞这不能以常理看待的大脑的基础上了,否则他们非得认为还要发展至少十年以上才行。
因此吴志鹏的惊讶也就不奇怪了,其实在座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想法,只不过只有他先说出来了。
虽然今天这场会议的规格十分之高,但……他们却完全不清楚会议主题,只是被紧急通知有“秘密会议”,而等他们坐到这里,就已经是面前这番景象了。
“这个问题我稍后会提到。”
洛珞闻言没有着急解释,而是如此说道。
如果有在坐几人任何一个单位部门的高层在此,见到这样的情况都会大为惊讶,如此高规格的会议,参与众多部门的领导和大佬们,当领导有问题的时候,报告人不抓紧解释,而是慢条斯理的如此回复。
这意思是,一会说???
大哥,你开玩笑呢!
然而整个会议室里,却没有任何人对此有什么意见,甚至脸上连一丝不悦都没有看到,包括最先提出问题的吴志鹏。
洛珞话音一落,他立马就坐回了椅子上,好像理所应当一样。
事实也确实如此,虽然他们坐在台下一副领导的派头,洛珞像是个作报告的下属,但实情只有他们知道。
如果说在半个月前,他们还对洛珞的认知还停留在一个优秀的数学家和导演、演员的层面,那现在……
无论是张云超这样跟洛珞合作多个项目十分熟悉的人,亦或者梁敬仁这样同洛珞打过交道,稍微有些了解,亦或者完全陌生的几位,但在如今这个时候,他们没有任何人不清楚洛珞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