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停顿了一下,观察着喻然的反应。
喻然没反应。他正在专心致志地试图把那根倒刺撕下来。
言宿的眉头微不可见地蹙了一下。
【思维:目标试图用无意义的小动作来掩饰内心的紧张。他在害怕什么?】
“这不是猜或者直觉能解释的。”言宿继续施压,“我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你的信息来源,是什么?”
来了。
送命题,又来了。
喻然闭了闭眼,终于是放弃和自己手指上的倒刺作对了。他抬起头,对上言宿那双锐利的眼睛,感觉自己像一只被蛇盯上的青蛙。
他要怎么解释?
说“你眼前的世界是二维的,我活在三维,能看到你们的后台代码”吗?
“我……”他的喉咙发干,声音小得可怜,“我真的……真的不知道怎么说。”
“那就从你能说的开始。”言宿的语气不容置疑,“你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有这种‘能力’的?”
喻然愣住了。
但他头顶的弹幕,给了喻然一丝喘息的机会。
【策略:转换提问角度。既然无法攻破‘如何做到’,就从‘何时开始’入手,寻找其能力的起源和规律。】
原来如此。
这问题,倒是可以回答。
“……在三年前。”喻然小声说,“我莫名发了场高烧,退烧之后……就这样了。”
言宿的眼睛眯了起来。
“在哪家医院?”
“好像是……市三院。”
“具体症状是什么?”
“就是……”喻然斟酌着用词,试图用一种听起来不那么像精神病的方式来描述他的异能,“……能看到一些……物品或者生物的额外的信息。有点像……备注一样。”
他说完,就立刻低下头,不敢去看言宿的反应。
审讯室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言宿没有说话,他在飞速地处理接收到的信息。他头顶的弹幕像瀑布一样刷新,各种关键词在其中闪烁:“高烧”、“获得性学者症候群”、“感官变异”、“认知障碍”……
最终,所有的数据流,汇聚成了一行加粗的结论。
【初步推断:目标在三年前因高烧导致大脑额叶或顶叶出现未知病变,从而获得了某种超常规的信息感知能力。其本人对此能力的认知模糊,无法自如控制。危险性评估下调。】
喻然看着那行弹幕,整个人都麻了。
这位队长……是不是太爱学习了点?
他不仅接受了这个设定,甚至还试图从科学(伪)的角度,给它安上一个听起来很牛逼的解释?
言宿再次开口时,语气里多了一丝探究,少了一分审讯。
“所以,你在咖啡馆里,看到了那个小偷的……‘备注’?”
喻然迟疑地点了点头。
“备注上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