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几次重语伤人,是该向好友道一声歉。
只是,阿漻与文若……
带着杂乱的心绪,戏志才引着二人来到住所。
三人在屋内坐下,戏志才独自坐在东侧,顾至与荀彧二人坐在西侧。
看起来,像是对面两人在对着他会审。
此等情状,戏志才无暇顾及,他的心中只徘徊着一个疑问。
顾至与荀彧,究竟是从何时开始……变得如此熟稔?
第48章坦白“我欠文若诸多,难以尽述。”……
三人入座,谁都没有先开口。
顾至等了片刻,见戏志才与荀彧一直维持着沉默,他从袖中掏出一小袋桃脯,旁若无人地开始食用。
嚼嚼嚼,嚼嚼嚼。
当他捻起第三颗,戏志才终于按捺不住:“阿漻……”
顾至抬眼,静待下文。
“其实……”
戏志才忽然移开目光,将手边装着水的耳杯推了过去,
“果脯吃多了容易干渴,喝点水。”
荀彧纵然克制着己身,不愿影响这对兄弟的相处,此刻也难免有了扶额的冲动。
顾至没有去接那杯水,也没有继续嚼果脯。
见戏志才终于开了口,他神色一肃,将布囊收回袖中。
“阿兄,可否将一切前因后果……如数告知于我?”
垂落的视线,停在那杯隐隐散发着热气的耳杯上。
戏志才未做过多的犹豫,缓缓开口。
“一年前,我带着阿漻去青州寻医。在北海国平寿县,因为一场意外,我被陶谦的部将张闿捕获,带去徐州……
“陶谦有意让我做他的幕僚,但我不喜他的做派,又与他麾下的笮融有旧怨,没有答应。我被陶谦留在下邳县,废了一番周折,方才脱身。”
戏志才苍白的脸上罩上了一层阴霾,镇定的话语被咬出几分切齿之意,
“可当我回到平寿县,才知道陶谦竟然以我为饵,将阿漻哄了过去。”
这一段与陶囷等人的供词对上,也与顾至脑海中的部分记忆碎片吻合。
“后来,陶谦发现我不能为他所用,又找不到阿兄,便假装阿兄还在他的手上,以阿兄的性命要挟,逼我混入周家募兵的队伍,让我在途径龙亢时,策反曹操的新兵,伺机刺杀曹操?”
似乎未曾想到顾至会主动开口,戏志才不期然地一怔,指节缓缓蜷起:
“你……想起了这些?”
这话问得着实奇怪。荀彧不由生出几分异样之感,仔细揣度二人的神色。
“想起”是何意?
难道顾郎本该记不得?
“确实记起了一些。”顾至模棱两可地道,“只是还未想起笮融口中的‘大罪’。”
听到“大罪”这两个字,戏志才瞳孔中的光影好似被一柄短刀切开,搭在膝上的手将衣袍折出十几道细线。
顾至所说的“大罪”,来自细作之口。
在陈宫的家中,顾至曾凭借诈哄的话术,让细作自乱马脚,吐露了两条重要的情报。其中一条就是“原主犯了‘大罪’,一定会因为愧疚而赎罪”,正因为这一点,笮融才断定“他”必死无疑。
且不说这个大罪是否有虚假、夸张的成分,只说赎罪这件事。
每一个“顾至”都拥有着相似的能力,原主也不例外。在零碎的记忆中,原主的武力值非但不低,还远远高于常人。
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一个武术高手,在浑身没有任何搏斗的痕迹的情况下,被人一剑封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