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这才回过神,快步追了上去。
顾至没必要在这种事上骗他,所以……是真的?
从来不知尴尬为何物的黑山军统领第一次生出了尴尬的情绪:
“志才真的好了?”
见顾至越走越快,对他避之不及,他连忙上前:
“顾小兄弟,对不住。”
“将军既然知道我被曹军‘掳走’一事,那么,将军也一定知道我出现在此地的缘由了?”
顾至停下脚步,一瞬不瞬地盯着张燕。
张燕两次归顺“朝廷”的时机都算得十分巧妙,可见此人表面上的冲动率意只是假象,他的眼力与敏锐程度不会输给其他人。
他能知道顾至被曹军“掳走”这件事,就一定能猜出顾至来博平是代表着曹操这一方的立场。
张燕听明白顾至的言下之意,知道自己先前的举动误了他的事,也猜出顾至这么说的缘由。
张燕不由有些无奈。
“你与你的兄长还真的是……专逮着我一个人薅啊。”
旋即,他正了正脸色,为自己澄清。
“我无意占领东郡。此次来到博平,虽是为了利益,却也不会随意插手,干涉战事。”
顾至给这句话做了翻译:张燕本来不想搭理许汜,无奈对方给的太多了,他只好过来看一下,走个过场,等骗到了好处就跑。
虽然做得不厚道,但对于曹操这方而言是一件好事。
顾至倏然道:“将军能否帮我一个忙?”
“我方才误了你的事,是该给予补偿。不过我也说了,我不会随意插手……”
怕顾至没听明白,张燕又强调了一回。
不随意插手,代表他不会帮许汜,也不会帮曹操。
他不会偏帮任何一人。哪怕顾至提出再优越的条件,他也不会动摇。
顾至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既不准备向张燕借兵,也不打算向张燕索求承诺。
他想请托的,只有一件事。
“请将军派人向荀文若转达一句话。”
张燕在东郡听见了许多传闻,自然知道荀文若是谁。
“什么话?”
“是计。”
“什么计?”
顾至一言难尽地看着张燕:
“我让将军转达的那句话只有两个字——‘是计’。”
张燕顿时失语:
“你让我辛苦传达的,就只有这两个字?”
“正是。”顾至颔首。
以文若的敏锐,只需要这两个字,便可起到示警的作用。
不需要书面写信,也不需要凭证。
如果非要加点什么……
“将军如果愿意,也可帮我再转达第二句话。”
“你说。”
“气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