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笔趣

阁笔趣>[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 6070(第19页)

6070(第19页)

难得从荀彧口中听到一点带着促狭意味的话,顾至忍不住看向他,短暂对上那双含着笑意的眼,又将视线错开。

见顾至一声不吭,三两口将饼吃完,荀彧递上一片绢帛,让他拭手。

“昨日你将我带到暗处,是因为魏子京背叛,你不愿打草惊蛇?”

“并非怕惊扰了蛇群,只是为了引蛇出洞。”

顾至只说了其中一个缘由。想到昨天从白波军口中撬出的消息,他怏怏不乐,

“昨夜,拐角藏了几人,都是魏子京的同谋,我担心他们带了手弩,对文若不利……”

荀彧立时想起陈宫府上的那两支弩箭:“莫非此事亦与笮融有关?”

能合法持弩的唯有州郡的长官,且不是人人都有。拥有便携手弩的更是凤毛麟角。

“不止此事,就连博平城的变故,当中也有他的手笔。”

顾至将博平城发生的事全部道出。包括他从许汜那窃听到的对话,笮融针对荀彧的阴谋,陈宫的选择,张燕的态度,荀攸的飞来横祸……事无巨细,全都抖给了荀彧。

荀彧起初听得格外认真,但当听到荀攸被人当作“荀司马”,抓捕入狱,荀彧眼中现出短暂的困惑与恍惚,仿佛怀疑自己听错。

“公达一切可好?”

“看起来尚可。”顾至斟酌着道。

董卓提前暴毙,荀攸在长安狱中关押的时间不长,虽然途径博平的时候又被抓了起来,但只关押了几天,两次都没有受什么罪。

“不过,他现在正留在博平收拾烂摊子……也许不那么快乐。”

顾至实事求是地说道。

荀彧对他的行事作风格外了解,对荀攸留下的缘由多少猜到了一些。

他无奈地笑道:“公达是我的子侄,但比我年长一些,心中自有成算。他若留下,绝非因为你我之故,必然有他自身的考量。”

荀攸从小父母双亡,被他的叔叔——荀彧的堂兄荀衢收养。因为寄人篱下,又在年幼的时候被喝醉的荀衢所伤,荀攸的性子比其他族人要沉闷一些,总是独来独往,并不与他们亲近。

当荀彧八岁时,再度见到这位比他大了六岁的子侄,荀攸已长成沉默寡言,独行其道的少年,与他这位年幼且差着辈分的从叔并没有多少投机之语。

顾至隐约察觉到荀彧的愁思,斟酌着开解:“公达若愿意留下,今后便有了更多相处的时日。我们可叫上阿兄与奉孝,到公达那串个门,尝尝炳烛做的咕咚锅。”

荀彧只笑未答,问起了正事:“枣将军的家眷去了何处?”

“他们被徐元直带去了另一处安全的住所。”

“徐元直?”

“徐元直是阿兄的旧交,单名庶,曾名徐福,是一位游侠……”

顾至简单描述徐庶与他相识的经过,荀彧听了许久,恍然自语。

“原来那一日……”

顾至望着荀彧,却听荀彧收了话音,改口道。

“即使枣将军的家眷安然无恙,不会被叛军所胁,为防变故,我们还是需要将所有的事告诉枣将军,与他透底。”

“我与文若所见略同。”顾至说道,“昨夜,我便与元直协商,让他找个机会,带枣叔去见一见家人,再将城中的异动如数告知。”

他打量着从窗棂缝隙投入的亮光,算着天时:

“若他动作迅速,指不定已经与枣叔通过气……”

话音未落,木窗忽然被人叩响,发出二长三短的闷声。

随后,门外传来一声不堪入耳的猫叫,像是声音粗沉的男子在进行拙劣的模仿,听得人耳膜发疼。

顾至险些笑喷,他控制着面上的肌肉,低声叨念了一句:

“说曹操,曹操到。”

荀彧沉默许久,将声线压到最低,不解地询问:

“……与主公何干?”

顾至一时失语。

他该怎么解释,他刚刚说的只是一句谚语,其实,的确,跟曹操没什么关系?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