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每当顾至与荀彧结队出现,他都会发出一声清晰的嘲笑。即使不带恶意,没有说任何多余的话,次数一多……也还是会让当事人羞恼不已。
郭嘉短暂反省了一瞬,就知错不改地将这件事抛到脑后。
他决定,下次见到顾至与荀彧黏腻,他一定会笑得更大声。
曹操觑着郭嘉怪异的神色,一瞬间,关于年轻人中风的担忧再次浮上心头。
不等他喊来医工,郭嘉脸上僵硬变形的弧度已恢复正常。
他粲然一笑:“张济夺粮一事,背后应有高人指点。”
枣祗虽然处着厌烦,看着不靠谱,但他粗中有细,并非愚钝之人。
能成为豫州小有名气的豪士,枣祗所靠的并非家世,而是出众的个人能力。
尽管不知道双方交手的细节,但,能把枣祗这样的人耍得团团转,对面至少有一个,或是数个工于心计、丝毫不亚于他们几个的谋士。
听着郭嘉的猜测,顾至在心中暗道:当然有高人指点,如果蝴蝶的翅膀没有乱煽,命运的齿轮还在转动,此刻在张济、张绣帐下就业的,应该就是毒士贾诩。
作为一个同样在后世广为人知、以自保之术出名的曹魏谋士,贾诩最初并非跟随曹操,而是先后在董卓、李傕郭汜、张绣势力间打转。
他一手招来司徒王允的灭亡,将小皇帝重新推入火坑,间接害死曹操的长子曹昂与侄子曹安民,最后在曹魏受封高位,活到寿终正寝,成了程昱以外,少有的,得以善终的曹魏谋士。
一想到原著的结局与史书中的记载高度一致,他身边的熟人或病故,或因为各种争斗而毙命,顾至心中便烦乱不已,恨不得当场将曹操套一顿麻袋。
正在他心烦意闷的时候,垂在一侧的手掌再次传来温热的触感。
这一次,那只温暖的手并未在他掌心描画文字,而是平和有力地握住他的手,传递着宽慰。
炙热的温度将他从纷乱伤神的思绪中拖出,顾至垂着手,冰冷的指尖一颤,迟疑地,一点一点地回握住那道温暖。
上首,郭嘉仍在分析两军利弊、构想奇策。他不经意地侧头,再次看见两片交叠的广袖。
“……”
郭嘉深吸了一口气,并未停顿,继续侃侃而谈,内心却在嘀咕。
底下两人又开始当众抵掌,真是不顾他人死活。
荀彧并不知郭嘉心中的念叨,也不知顾至心绪不佳的源头。他时刻记着戏志才当日说过的话,只是遵从本心地,想要给予宽慰。
侧方,已经背完一遍《道德经》的荀攸,不经意地侧头,再次看到斜后方令人难以直视的景象。
荀攸沉默地将头转回,想到顾至曾经掏给他看的尺素,全部出自小叔父之手的殷殷叮嘱。他闭了闭眼,开始背诵《逍遥游》。
第86章天子何在曹操想要挖白菜的毛病又犯了……
一场会议结束,众人心思各异。
曹操拿到了合适的计策,满意离去。
仍坐在原位的郭嘉揉了揉酸痛的脸,心中哀悼不已。
最近面部的皮肉扭动得太过,整张脸都麻了。接下来的几日,他得跟戏志才和荀攸学习一下绷脸的技巧,不能再让脸颊随处漂移。
郭嘉揉了两下脸,一抬头,发现帐中的人已经走了个精光,只剩下他一个人原地坐着。
他赶紧离开营帐,远远瞧见戏志才与顾至面对面站着,好似在说话。
环视一周,没看到荀彧,郭嘉走近两步,恰巧听到戏志才的询问。
“集会时,郭奉孝为何频频看向你与文若?”
早先开会的时候,虽然因为视角所限,戏志才只能看到荀彧的侧脸,并未察觉两人之间的异常。但荀攸与郭嘉两人几次投来的注视还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尤其是郭嘉,那丰富得仿佛鬼上身的表情,他就算往眼睛里倒一盆水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戏志才的问题不难回答,可顾至还是选择了沉默。
作为被损的那一个,顾至当然知道郭嘉为什么要一直看向这边,更知道郭嘉那千变万化的表情是为了什么。
然而,他不能大大咧咧地跟戏志才说“因为我与文若在握手”“因为我们借着袖子的遮挡做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事”“因为文若在我的掌心写字而我差点以为是挠痒痒”……不管是正经版还是抽象版,他都没法将这件事坦诚地说出来。
至于为什么没法说……他也想不出原因。
“志才何必找顾郎询问,要想知道缘由,直接来问我便是。我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一听到郭嘉那充满嬉笑意味的语气,顾至全身的警报霎时拉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