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抗议无效,因为授课练剑的时间早已结束。
“二公子,时间已到,你该散学了。”
阿猊敢与郭嘉对嘴,却不敢和顾至呛声。见顾至站在郭嘉那一头,阿猊将眼睛睁得浑圆,带着渴求与期盼,昂首仰望:
“先生,阿猊想去。”
郭嘉好整以暇地抱着肘,走到树荫之下,耐心等待。
顾至从竹篮中又取出几块糕点,垒在阿猊面前的碟子上:
“二公子,你应当明白一个道理。”
仰着头的阿猊抱着怀中沉甸甸的漆盘,做洗耳恭听状。
“卖萌,对我无用。”
“?”
阿猊听不懂卖萌是什么意思,但他知道后半句代表着拒绝。
他垂头丧气地站着,抱着糕点碟子,一步三回头。
顾至与郭嘉心硬如铁地站着,已经一人一块,开始吃起剩下的糕点,没人在意他脸上的忧伤。
刻意流露出的不舍之态缓缓裂开,阿猊面无表情地抱着糕点,默默磨牙,脚步飞快地走了。
“你对二公子还真是冷酷啊。”郭嘉嚼嚼嚼。
“不及奉孝,奉孝怕是要被二公子惦记上了。”顾至嚼嚼嚼。
两个嚼嚼嚼的曹魏谋士,带着荀攸赠送的糕点与美酒,来到别部署衙的后堂,光明正大地摸鱼吃糕点。
顾至掀开竹篮,拿出放糕点的漆盘,发现盘子底下还垫着一块缣帛。
一旁的郭嘉眼疾手快地捡起缣帛,展开:
“此酒后劲大,不可多饮,每次小半杯,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提神醒脑之效。”
念完上面的文字,郭嘉摩挲着下颌感慨:“还挺贴心的。”
不管是字条,还是美酒的功效,都展现了荀家人细致而贴心的一面。唯一的百密一疏,大概就是荀攸不了解顾至,不知道他从不喝酒。
顾至给自己倒了一杯清水,捻起一块糕点,细细品尝。
虽然郭嘉往日和他一样喜欢胡诌,但有一句话他没有说错:荀家侍从的厨艺确实很妙,不管是硬菜还是糕点都比别处好吃许多。
郭嘉从里间摸出一只酒卮,倒了一杯竹叶酒,浅浅摇动杯底。
他先闻酒香,抿了一口清酒,愉悦地眯起眼。
“配糕点哪能用水。大侄子的心意,你真的不浅饮一口?”
“我现在在吃的就是大侄子的心意。”
顾至并不上当,慢悠悠地咬着糕点,配着平平无奇的清水,
“公达特意留字提醒,‘此酒后劲大,每次小半杯’,奉孝倒满了一整杯,当心醉酒伤身。”
郭嘉不明白顾至为何经常出言提醒,阻止自己过饮,但他明白其中蕴含的关切,每回都从善如流地接受。
唯独这一次,郭嘉并没有将劝告放在心上。
“这壶竹叶酒虽然名贵,烈度与其他清酒并无不同。这样的酒,即使酒量一般的人,饮满了一壶也不会醉倒。像我这般千杯不醉的人,更难饮醉。”
顾至这才隐约地想起——古代的酒,度数其实不高。受酿酒工艺所限,此时的酒的发酵度数普遍较低。
虽然不知道具体大概是多少度,但既然曹操和夏侯惇能面不改色地喝完一小缸,郭嘉自称千杯不醉……大概,这酒也就一两度左右?
顾至嗅着清甜勾人的酒香,瞧着郭嘉惬意饮酒的模样,难得对酒的味道生出了几分好奇。
他还未喝过古代的酒,不知道是什么味道。
如果是一两度的酒,也就和掺了少量酒精的咖啡、饮料差不多,他大约也是能喝的。
要不……抿一口试试?
郭嘉察觉到旁侧的目光,将卮中的酒一口饮尽,从竹篮中取出一只拇指大的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