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没过几个月就得到了解答。
建安二年春,袁绍斩公孙瓒,占据幽、青二州。
天子封袁绍为太尉,赐予侯爵,并用嘉奖、赏封的名义,派了一名使者过去。
那名使者,就是祢衡。
听到这个消息,顾至不由在心中给袁绍点了根蜡。
出于某种人道主义,在祢衡离开前,作为同僚的顾至很随缘地提醒了两句。
袁绍虽然表面上礼贤下士,但他极在乎颜面。连田丰那样刚正的谋士,袁绍都为了面子,说杀就杀,祢衡虽然是皇帝派去的使者,但要是弄没了袁绍的面子,也难保不会被恼羞成怒的袁绍暗中干掉。
顾至只是随口一提,至于祢衡听不听得进去,都与他无关。
他本以为祢衡不会领情,却没想到,祢衡竟定定地看了他两眼,破天荒地开口:
“多谢。”
第119章祢使者“区区壁虱,也敢在明公面前嚼……
这俩字轻如蚊蚋,但以顾至的耳力,足以清清楚楚地听清每一个音节。
顾至抬头看向窗外,没有天降陨石的异象。谯县的春日静悄悄的,砌红堆绿,鸟鸣阵阵,不像是青天白日见了鬼的模样。
虽然没有明说,但顾至的态度太过明显,顿时让祢衡脸色一黑,生出几分恼怒。
“衡并非不知好歹之人。”
这话从祢衡口中说出口,着实没有什么说服力。
顾至不愿在这个问题上与祢衡争执,他低头整理案上的竹简,做好了及时下班的打算。
祢衡却无法和他一样松懈。
狭小的偏室内,祢衡盯着不远处的顾至,忍了许久,才似下定决心,咬牙说道:
“顾谏史或许不知,我并非喜欢谩骂他人,只是……时常难以忍耐。”
这话说得有些奇怪,但顾至理解了其中的含义。
他在现代也见过一些控制不住情绪的病人,他们失去理智的那个时候,往往是情绪处于顶峰的那一刻。
普通人能通过理智克制满溢的情绪,找到合理的途径发泄,但罹患疾病,很难在情绪达到顶峰的瞬间调节情绪。
“倘若你真的忍耐不住,我这里倒有个法子,或许可以帮你。”
“愿闻其详。”
“在你无法自抑,即将骂人的前一刻,及时远眺,将目光落在谗佞之臣身上。”
祢衡一怔,若有所思。
“狂病既然难以忍耐,那就不忍,专骂天下该骂之人。”
堵不如疏,既然无法控制暴怒的情绪,那就尽情地发泄,有针对性地发泄。
同样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同样是不讲理地骂人,骂佞臣是不屈不挠的谏臣,随机骂人则是不折不扣的疯子。
祢衡神色一肃,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受教。”
直到祢衡领着圣意,离开豫州,顾至才听到小道消息,说祢衡走之前在曹操门口蹲着,放肆地骂了一下午。
“……”顾至只短暂地目光漂移,就把这件事抛到脑后。
祢衡骂曹操,这说明在祢衡心中,曹操是该骂之人,这是祢衡的真实想法,可不是他怂恿的。
倒是曹操格外纳罕:“孤自问从未慢待过祢衡,为何祢衡离去之前,专程来骂孤?”还单单只骂了他一人?
在一旁饮酒的郭嘉道:“祢谏史性子多变,难以捉摸,大约只是一时兴起。”
只有顾至知道曹操被骂的原因,勉强算半个罪魁祸首的他慢慢饮着杯中的清水,权当自己一无所知。
这若无其事的掩饰动作,瞒得了其他人,瞒不了荀彧。
荀彧没有出声,同样拾起陶杯,让顾至这一举措不显得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