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族弟曹洪,不仅是曹家人,还对他有舍命献马的恩情。但凡他的能力稍稍出众一些,曹操也不至于让他担任护军,跟曹昂一起守着营帐,早就带着他去前线冲锋了。
对于曹洪的推辞,曹操并未回头应答,只是颔首,目光仍注视着坐在前侧的顾至:
“明远可还有别的人选?”
见溜人溜得差不多,顾至抚平衣角的皱痕,缓缓起身。
“若主公愿意委任——至不才,愿为主公略尽绵薄之力。”
曹操已做好了从顾至口中听到第五个人名的准备。
可在他麻木地等着顾至的回复,即将彻底失望的前一刻,他终于从顾至口中听到了自己想听到的话。
顾至这次竟然如此干脆,没有任何铺垫,就说出了自荐之语。
因为这番自荐来得太过突然,曹操竟反应了数息,方才大笑着称许:
“若明远能代孤领兵,孤自当安心。”
不远处的郭嘉,向曹操投去难言的目光。
他很想提醒自家主公,不要安心得太早。
别人的“略尽绵薄之力”只是谦辞,而顾至的“略尽绵薄之力”,那可是真的“略尽”,绝对不存在夸张的修辞。
曹操尤为高兴,全然不知郭嘉心中的腹诽。
这些年,虽然顾至从未领过将领之职,但曹操曾经见过顾至的身手,与他带兵作战时的迅猛,对他有一定的信心。
如果不是这次曹操与夏侯惇受了伤,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主帅,他倒也未必会让顾至接手。毕竟比起看似有才能但不稳定的将才,他更乐于使用心性沉稳,能稳定带兵的将才。
不过是现在局势特殊,不得不让顾至接手罢了。
曹操仍想说些什么,忽然神色一顿,将目光投向顾至身侧的戏志才。
第132章开解唯一不被荀彧体谅,被他所苛责的……
在曹操的视野中,戏志才神情如常,脸上却透着几分苍白之色。
想到初见时,对方那病体支离的模样,曹操不由代入主公的立场,关切地询问:
“志才可是身子不适?”
听到这话,顾至蓦然转身。
身侧的戏志才已恢复常态,只是面朝着前方,回应曹操的询问:
“劳主公关心,焕无碍,只是略有些疲乏。”
“既然乏了,那便快些回去歇着。孤这边无碍,你们都回去吧。”
顾至挂念着戏志才的安康,无意与曹操拉扯。
但他想起还有一件事没做,便从怀中取出一团缣帛,递给曹操。
“这是?”
起初,曹操还以为顾至是因为看不惯自己脸上的血渍,找了块帛布让他擦拭。
但很快,曹操便通过揉成一团的缣帛,看到渗透到背面的黑墨,意识到这是一封帛书,并非用来擦拭污渍的碎布。
“这莫非是明远献上的良策?”
曹操当即坐直了几分,暗道顾至果然不负他的期待,每到关键的时刻,都能挺身而出,为他分忧。
曹操脸上的笑意与心中的喜悦还未完全成型,站在榻前的顾至便已诚恳地摇头,一字一句地说出实话。
“这是祢使者托我转交给主公的帛书。”
“……”
曹操虽然没有说话,但顾至分明在他脸上看到“什么东西”,“难道祢衡还专程写了一封赋文来骂孤”这般丰富且深沉的内容。
顾至见他一副不想接手的模样,不由分说,将缣帛硬是按入曹操的手中:
“主公,收下吧,是好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