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心中唯有呵呵二字。
曹操不指望司马懿能完全效忠自己,更不在意他的想法。
经历这次的战役,曹操对司马懿愈加提防。为了不打草惊蛇,他没有让曹丕远离此人,只是让曹丕身边的人盯紧司马懿的一举一动,定期向他汇报。
曹操的军队没有在柳城多做停留。
曹操利用乌桓与袁氏定好的信物,让自己的士兵穿上乌桓人的战袍,假冒乌桓的援军,前往袁熙的驻地。
这支前来援助的“盟军”被袁熙安置在城外,与袁氏军队一起在鱼阳县埋伏,准备埋伏曹军。
可当曹操的军队开始攻城,袁熙准备与“盟军”两面包抄,夹击曹军的时候,在他后方的“盟军”忽然反水,与攻城的曹军一前一后地拦住他的退路。
袁熙大惊失色,怎么也想不通乌桓的军队为什么会背叛。
最终,袁熙被擒,幽州将领与豪族还想负隅顽抗,但他们的军队早已因为袁氏多次的战败而沦为一盘散沙。
曹操一点一点地蚕食幽州,这让身在青州的袁谭惊惧不已。
等到幽州南部尽数落入曹操之手,袁谭已萌生投效之心。
“青州势力繁杂,我本就不能完全掌控,倒不如向曹操乞降……”
“主公糊涂啊!”
袁谭的别驾,袁家的老门生痛心疾首地敲击鸠杖,
“主公可曾想过袁大将军的宏图?想过袁家先祖?若你降了曹操,日后死后,有何面目去黄泉见他们?”
听到这话,袁谭不敢再提投降的事,只能咬着牙,向南边的刘表、孙氏求助,恳请他们一同抵御曹操。
然而袁谭与袁氏的残余势力并不知道,荆州的刘表恰好在这时候病故。
刘表的大儿子与二儿子分别占据荆州的南北两处。年幼的次子刘琮在荆州豪族的拥护下占据了荆州五郡,长子刘琦只能退守江夏,与客将刘备结盟共守。
等曹操俘获袁熙,顾至跟着军队回到冀州,还没入城,就见到两道熟悉的身影站在城外,直勾勾地盯着他。
正是郭嘉与戏志才。
第143章见家长(x)衣不重彩,光华内蕴。……
一股莫名的危机感席卷而来。
顾至在原地驻足了几秒,秉着“该来的迟早要来”的精神,主动向前。
“阿兄与奉孝怎会在此处?”
郭嘉揣着袖,话中带着意有所指:
“我这人无聊得紧,最喜欢看人挨骂,所以起了个大早,在这等候。”
顾至:“……”
顾至将目光移向神色不明的戏志才,征询般地喊了一声:
“阿兄?”
假如真的会挨骂……那他就躺平了挨骂。骂完后又是一条好汉。
戏志才神色平静,既没有出言责怪,也没有露出不满的意味。
他只是问了一句:
“文若何在?”
已准备躺平摆烂的顾至听到这平平无奇的四个字,当即直起后背:
“这是我的主意,与文若无关……”
话未说完,他对上一双满是讶然的眼,不由一怔。
戏志才已敛去目中的惊讶,出声解释:
“阿漻误解了,我找文若另有要事。”
顾至再次看向郭嘉,却见郭嘉悠悠地把目光转向一侧,看天看地,就是不与他对视。
如果再不能意识到自己是被郭嘉代入坑中,他算是白活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