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笔趣

阁笔趣>[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 第169章(第2页)

第169章(第2页)

在稍稍开解荀彧的心结后,顾至找了个理由,踏入戏志才的营帐。

在进入之前,他便立下决心。

这次,在彼此顺利完成沟通之前,不管戏志才如何回避,如何找理由让他离开,他都会悍在原地,赖着不走。

顾至做好了口舌大战的准备。

但让他颇为意外的是,戏志才像是早就预料到他的到来,不仅推过来一杯刚煮好的麦冬水,还递过来一只布囊。

严阵以待的话语被暂时堵回。顾至接过布囊,取出里面的物件,是一块略有几分发黄的缣帛。

缣帛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字。顾至粗略地扫了一眼上方的文字,慎重地折好,收入怀中。

“若遇到袁绍的大军,可按上面的计策行事。”

顾至抱着陶制的杯盏,等了许久,没等到下文,禁不住询问:

“阿兄没有事情想问?”

“阿漻行事自有分寸,无需过问。”

戏志才语气平和,神色一如既往,让人无法察觉异样,更无法分辨他这句话究竟发自肺腑,还是反话正说。

单凭外表与话锋,顾至无法分辨他到底有没有生气。

即便如此,顾至的语气仍是弱了几分,带上了些许谨慎。

“阿兄……昨日与奉孝说了什么?”

“不过是一些与战局有关的话题。”

戏志才的语气仍无异常,似乎也并未察觉到顾至的谨慎与试探,

“此次出征,本有机会灭杀袁绍的主力军,却因为遇上张飞燕的黑山军,错失良机,损失惨重。经此一役,曹操定会再次联络吕布,乃至远在辽东的公孙度,共同给袁绍施压。”

顾至注意到戏志才对曹操称呼的改变,暂时无暇顾及,询问了另一个他更在意的话题:

“张燕为何会投效袁绍?”

“张飞燕并非投效袁绍,”

戏志才的话语不带任何私人感情,仿佛他所评价的这人与他没有任何关联,

“他只是做了他所认定的,最‘合适’的事。”

早些年,皇帝刘协还在长安的时候,张燕就已名义上归顺朝廷,被封为平难中郎将。

他的所作所为,皆是为了黑山军的生存。若非必要,他不会归降任何一方。

戏志才虽然没有过于细致地分析其中的缘由,但顾至凭着对原著与历史的了解,以及戏志才刚才的那句话,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张燕认为,若他不干预,袁绍必定会败北?”

如果袁绍败了,那么曹操就会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霸主,再无人能够制衡。

到那时,在太行山附近活动的黑山军将会成为清剿的对象。张燕只剩下投效曹操这一条路能走。

为了不陷入被动的局面当中,也为了维持当前局势的相对平衡,张燕不得不出手,设计帮助袁绍重创曹军。

至于原著中,张燕为什么一直坐山观虎斗,不曾偏帮任何一方,直到曹操控制冀州才投效,大概是因为原著的时机、战局都与此时不同。

和原著相比,这个世界曹操与袁绍的开战时间足足提前了两年,开局时的优势更是大不相同。

因为时间的提前,黑山军内部此时还没有像原著中那样,出现将领背叛、内部难以为继的局面,张燕的心态,与对未来的规划,自然也和原著不同。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