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险境,由不得他‘愿’或‘不愿’。”
曹操展开紧皱着眉,缓缓颔首。
……
自行军以来,司马懿一直谨慎地保持着“不出头”“不掉队”“不多事”的原则,只在必要的时候发布自己的见解,其他时候一概不会多嘴,更不会多问。
所以,当曹操拔营除寨,命令士兵重新赶路,司马懿保持着一贯的沉默,跟在大部队的后方,没有一句询问。
当曹操的军队一分为二的时候,司马懿没有在意。兵分两队,前后夹击也在他的构想之内,是正确的策略,并不稀奇。
当他所在的军队再次一分为二的时候,司马懿猜想曹操的军队是想留出人马在附近支援,以防袁熙的军队在暗中埋伏。
当司马懿所在的军队第三次一分为二的时候,司马懿终于察觉到了不对。
他望着崎岖的山道,看着黑洞般幽深的山谷,仿佛看到一只吃人的野兽在暗中蛰伏。
他忍不住询问领头的将领:
“敢问将军,我们是要往哪里去?”
领军的贾信早就收到顾至的叮嘱,见司马懿过来询问,他故意张了张口,迅速地别开头。
“别问,跟上就是。”
司马懿愈加肯定此行有异,他环视四周,疾步走到贾信身边。
“将军,此路狭窄,山势陡峭,没有办法藏匿行迹。况且,这一处狭道正好暴露在对面山峰的视野之内。如果敌军的守卫站在对面峰顶,我们的行踪定会暴露。”
贾信蓦然拂袖,恨恨咬牙:
“你当我不知?军令如此,若不是……”
像是意识到自己的失言,贾信立即闭了嘴,再不肯多说一句。
哪怕贾信说得语焉不详,司马懿也已通过他的只言片语拼凑出整件事的“全貌”。
凌乱而失速的心跳再胸腔搏动,司马懿猜到这支军队的作用,简直想骂人。
曹操到底是怎样一颗漆黑的心,竟让他平白到此地送死!
极致的怒火拔高到顶峰,被司马懿强行压下。
他左右环视,脑中飞快地想着对策。
他岂能因为曹操的一时兴起而死在此处?这条窄道虽然危险,却并非十死无生,一定有活下来的办法。
“将军年少有为,岂可牺牲在此处?”
司马懿重新看向贾信,试着安抚这位领军的将领,
“还请将军听我一言。”
第142章诱杀
就在司马懿竭尽全力,积极求生的时候,另外几支军队绕过狐苏县,在柳城外的树林聚集。
“此次行军,乃破釜沉舟之举。定要夺下柳城。”
曹仁命令士兵吃光身上携带的干粮,如果有吃不完的,就把剩下的干粮丢在林中,不许带在身旁。
士兵们带的干粮本就不多,经过二十多天的赶路,早已吃得七七八八,倒是没几个人有余留的。就算有人留下一些,也被身旁的人分而食之。
在这个荒灾肆虐,常有平民食不果腹的时代,没人愿意浪费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