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笔趣

阁笔趣>军户是什么官职 > 第195章(第1页)

第195章(第1页)

他的话一说完,秦家其余几人皆愣了愣。不过很快地,他们都反应过来了,就都笑着告诉他,想好了便去做就是了。原本,他们还一直惦记着的是今年过完年后,秦朝阳就不知何时启程去军营找柏虎大人了。现下,考武举也好。宣朝的武举,都是在同年八月份的乡试结束之后,过两个月举行的。而武举主要考的内容分两部分,外场考武艺,内场考策论兵书。至于秦朝宁,对于他的大哥和二姐想做什么,往日里都是满心眼的支持的,眼下也不例外。听完该消息后,他这会儿比秦朝阳还激动,问他骑射、步射、马枪那些,可有师傅教授?兵法那些,看熟没呀?他休假在家,可以和他一块看兵书的呀!对于兄弟俩一块看书,他的小脸蛋上就差写着蠢蠢欲试了!秦柳氏和秦石见状,都欣慰一笑,夫妻俩在桌子底下互相拍了拍对方的手。而面对缠在自己身侧,龇牙笑得璨烂的幺弟,秦朝阳单手就把他横抱起,把人放回去椅子上。“把糖水喝完再说。”他无奈说道。“得嘞!”秦朝宁嘿嘿一笑,在大伙的笑声里拿汤匙一勺一勺地喝着糖水。秦朝阳见他这副馋嘴小样,瞬间整个人都放轻松了下来。他本来还有几分忧虑家里人刨根问底,追问他为何改变主意,如今想要考武举是否来得及等等。眼下无人提及,他心定了许多。考武举这件事,他考虑了挺长的时日了的。自家幺弟给他带回来的兵书,他都翻到纸张老旧了。他之所以有这个想法,还是从他爹失去了一条腿回来开始。当时,他就意识到,倘若他直接去军营投军,对于这个世道的改变犹如杯水车薪。他可能会成为盐边县军营那些叔伯那样的士卒,也可能会像他爹一样,奋战在战场上……最终,什么现状都改变不了。这段日子里,他苦恼过,困惑过,郁闷过……甚至对家里人无从诉说,只能逮着道观的道童倾诉。等他想明白了,他才觉得自己应该去考武举。像幺儿在家里对他和晚霞时常无意间说的,人只有拥有更多的资源,才能追随内心去做更多想做的事,或是力所能及的事。一会儿后,他们一家子接着聊起了祥记打算买下隔壁铺子,把两间铺子打通,然后聊起了秦晚霞的铺子想再招个女工,还聊起了集贤堂书坊那边今年的分成……这些家中营生的事情,秦朝宁已经许久不怎么去关注。现下,他时不时接过秦朝阳和秦晚霞剥的炒花生、炒栗子投喂,静静地听着家里人商议着各种小事情。在家中呆的时光过得很快,待到秦朝宁需要返回东皋书院这天,秦柳氏让他穿上缝制了一层薄薄棉花的新衣裳,秦晚霞给他的箱笼塞了一大盒糕点,秦朝阳还给他捎带了几颗梨,才放他出的家门。他背上箱笼,挥别家中的父母、大哥和二姐,叫了辆马车先赶去学政大人的府邸。待到了学政大人府上,这次,在他敲门后,门房就喊来书童把他的人领了进去了。该书童长得虎头虎脑的,脾性其实十分活泼。此时,他见秦朝宁年纪比自己还小两三岁的模样,就悄悄告诉他,“咱们家大人好像很喜欢你呢。”“上次你离开了后,大人当天回来便给府上的吩咐下去,日后只要你来了府上,都能领进去书房去。”“若是大人未能得闲,公子你便自行看书。”听罢,秦朝宁笑着谢过他的提点。随即,他不由得生出一丝好奇心。韦大人何故对他这般慈爱?这种善意,让他想起了孙夫子。他乖乖地跟在书童身后,由对方带着到了书房。当书童把秦朝宁领过来时,韦之贯穿着常衣,正在看一本游记。“学生见过学政大人”,秦朝宁行礼道。“无需多礼。”韦之贯让书童去沏茶,然后让秦朝宁坐在一侧。前两日秦朝宁送到府上的文章,他都看完了。此子的学识,乡试、会试倒是如探囊取物。可若是想取得个好名次,却差几分火候。两年后在点评秦朝宁的文章前,韦之贯把一篇关于《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的八股文递给了他,示意他先看看。秦朝宁接过纸张,正准备阅读时,韦之贯开口道,“不急,先把茶水喝两口,润润嗓子。”闻言,秦朝宁把文章放置案桌上,接过书童送上来的茶碗。细抿一口后,秦朝宁:“……”……又是苦丁茶。他好像知道了张山长的茶叶从何而来了。秦朝宁木着脸,缓缓喝了半杯,才放下茶碗,拿起文章来细看。书案后的韦之贯把他的反应看在眼里。觉得此子的行为颇为淳朴。而秦朝宁把文章看得很是认真,心里想好好应答韦大人稍后的提问。韦之贯让他看的这篇八股文,是王鏊写的文章,堪称名篇。[1]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破题)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承题)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