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主公英明”是“巧言令色”,那“据实以告”,岂不是反着来?
见曹操板着脸,眼中却是一片平和,并未真的动怒,顾至心中有数,随口答道。
“岂敢折损主公,不过是在变着法地自夸罢了。”
望着眼前对答如流,比初见时少了些许随性的顾至,曹操几度欲言又止。
最终,他只是叹道:“孤并非有意为难,不过随口一问。明远可畅所欲言,无需避忌。”
顾至实在不想当曹操的知心顾问,但话已说到这个份上,他便也只能顺势应对:
“那便要看主公,想要大公子担负哪一个重任了。”
曹操屏退左右侍从,紧盯着顾至,缓缓道:
“子脩仁孝,待人温厚,却不知权变,不善变通……”
相处了这么多年,哪怕从未与曹操真正交心,顾至也能从只言片语,窥见曹操的真实想法。
曹操哪是因为曹昂的能力而不满,分明另有缘由。
以曹昂的能力,尚不至于落下一个“不知权变,不善变通”的评语。
大概率是曹昂做了什么“不识时务”的事,惹了曹操的不快。
在这种多说多错,不说又会错上加错的时候,顾至没有立即为曹昂声辩,而是沉吟了片刻,举了一个典故。
“成康之治,立嫡立长,止殷商九世之乱。”
成康之治,又称成康盛世,是西周最为强盛的时段。
它证明了宗法制的好处,体现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优势。
曹昂是曹操名义上的嫡长子,本身又极具能力,比底下的弟弟年长了十几岁。
环夫人所生的曹冲倒是有神童之称,也最受曹操的喜爱。可曹冲年岁太小,比曹昂小了二十几岁,根基过浅,又体弱多病。在曹家还未谋得天下的此刻,着实不适合当继承人。
“主幼臣强,绝非善事。而主公的公子们各个出众……”
剩下的顾至没有再说下去,但曹操已然意会。
因为优秀的儿子太多,曹操才起了别样的心思。
可正是因为优秀的儿子太多,他才没得选,只能选择作为嫡长子,又有年龄、根基优势的曹昂。
他还未成为天下共主,绝不能因为个人情感,将自己的子嗣,将自己的基业置于漩涡之中。
“倘若主公当真属意某位公子,倒也不是不可。只需择一伊、霍之臣,再削弱宗室……”
“绝对不可。”曹操顿时蹙眉,断然否决,
“伊、霍之臣?焉知不是王莽、梁冀之流?”
听到这话,顾至目光微顿。
就“公然杀死天子”这件事来说,彼时篡魏的权臣司马氏,还真的与梁冀有着共通的语言。
以曹操的眼界,见一而知三。他知道其中的弊端,不必顾至再劝,他就已打消原来的念头。
顾至知道曹操的心结仍未放下,但他深知适可而止的道理,没有继续细说。
他没有忘记今天的来意,等曹操独自消化了片刻,直入正题。
“今日来见主公,是有一事相求。”